
前段时间,朋友在当地红木家具店,花大价钱购买了一套红酸枝沙发。买回来后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和擦拭。但是,他发现红木家具居然“掉色”了!于是,他急忙地找懂行的朋友,想问清楚是否买到了“假货”?朋友到他家看清楚家具的材质和掉色情况后,告诉他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红木家具以木质精良,色泽端庄,高雅温和著称。乍一听到红木会掉色,大多红木消费者会想到自己买到的不是红木质地或者是材质不好的红木家具。
其实,掉色是红木家具的一个材质特征,像其他硬木,如柴木、软木就不会掉色。所以,不必惊慌,这种掉色属于正常现象。随着使用年份的增长,掉色现象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红木家具之所以会掉色的原因是其含有深色红木色素,另外深色红木密度大,细胞质(非条状、网状连在一起的木纤维)含量大,胶质粉质的细胞质处于半游离状态,相对易溶于水、酒精。
有时在鉴别一些红木的时候,就会运用深色红木含色素这一特点,将木材在白纸上划出痕迹,根据其颜色来作为判断的标准之一。
比如,鉴别檀香紫檀和巴里黄檀就是划出的痕迹是红色还是黄褐色。把檀香紫檀放在盛满水的桶里,第二天会发现清水变成浅蓝绿色,再换清水亦然。
不少新制成家具刚用600目砂纸打磨过,那些带有颜色的细粉还残留在木器上,或混在蜡质上,这时用干布或湿纸巾易擦出颜色,擦干净以后,则不易再出色。
家具经过数月使用,表面被氧化变成灰褐,又沾有油渍等使木结构发生变化,此时不易掉色,既使掉也不易看到。有些染过色的家具刚开始也会遇水掉点色。而有些家具因有漆面不易掉色。
怎么应对家具掉色?
新家具用干布擦净,或干脆用湿布擦洗,再打一遍蜡,少粘着水、酒精,小叶紫檀椅子加个垫子先用一段时间,人出汗后别靠小叶紫檀椅子后背,那容易染红你的衬衣。一年后不管有没有用,那家具自己就不掉色了。
大家要记住的是红木家具掉色是正常现象,遇到了不必惊慌, 但当我们发现掉色后里面呈现了白皮,或者其他材质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如何避免买到白皮家具?
1、看颜色。红木制品未上油漆前,呈棕色、紫红、紫黑或黑色,而白皮颜色则很淡,接近白色。没有上漆、上蜡之前,几乎一眼便可区分开来。
2、看外观。如果是名贵红木制成的成品家具,加工一般不可能用黑红等深色打底,通常是经仔细整理磨光后,用清漆或打蜡,让花纹充分显露出来,以保持观赏价值。
如果成品颜色为黑沉或看不出花纹的,可用强光手电照射来观察辨别。白皮部分做上去的颜色发“漂”,如同抹出的红脸蛋和脸色自身的红是不一样的。
3、看纹路。白皮是包裹心材的部分,其纹路很浅,所以在与心材相接的地方,纹路差别很大。如果发现木材纹路之间的纹理呈现很大差异,或者某处无纹路时,就要当心很可能是掺杂白皮了。
4、用手试温度。因为心材与边材的密度不同,摸上去的手感温度也是有差异的,红木心材的手感温度更“凉”一些,并且“凉”的持续的时间较长。
5、看光身。没上漆、没打蜡的家具为光身家具无任何掩饰,有无白皮比较容易识别。消费者可购买此类家具,看好之后再请木工打蜡或上漆,这种方法虽然稍显麻烦,但全程都在消费者监督之下,一目了然。
红木家具不仅会掉色而且还会变色?
红木家具不仅会掉色而且还会变色。很多人不理解,那么贵、那么好的红木家具怎么可能会变色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金子比红木更为贵重,但戴得时间久了,金子的颜色也会变暗,重量也会变轻。红木家具用久了会变色,这是正常现象。
木材中是含有水分,即便是人为的烘干,也不可能让木头百分之百脱去水分,更何况适当的水分存在可以保持木质的韧性。当木材中含水量相对较高时,长期暴露在空气,木材表面会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如红木中的色素,
生物碱,糖类,其中最主要的是酚类以及其他有机物等。
酚类化合物氧化前为无色,有些可溶于水,氧化后,生成不溶于水的缩合物,颜色为红色、红褐色、褐色,是一种氧化变色的变现。
某些树材中含有单宁,又称植物鞣质,是多元酚类的混合物,当在潮湿条件下与铁接触,其中的单宁与铁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单宁酸铁),使得木材的颜色变色。
红木家具用久了会变色,其实也不是坏事。一年会有一个样子,变色的过程就是时光流逝的过程。